威海刺参 养生瑰宝
发布时间:2012年7月3日 来源:威海晚报
“海参,坐东南海中,其形如虫,色黑,身多傀儡。一种长五六寸者,功擅补益。肴品中之最珍贵者也。味甘咸平,无毒,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去三焦火热。”海参是名贵的珍馐海味。俗话说,陆有人参,海有海参。海参早在数百年前就被视为滋补强身的海产珍品。
据了解,世界上共有海参约1200种,分布在中国海域的约有120余种,而能够食用的只有20余种。海参的品种很多,大体可分为有刺和无刺两类,有刺的为刺参,无刺的为“光参”或“秃参”。刺参喜欢生活在岩礁底的浅海中,行动缓慢,10分钟可运动1米。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增殖护养、潮间带养殖、滩涂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其营养成分以野生的为最高,其次是增养殖,依次类推。
威海海参品种为刺参,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刺参上品中的极品。威海刺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为威海辖区的浅海海域及沿岸滩涂池塘,具体分布在环翠区、乳山市、文登市、荣成市各海区。
作为一种在地球上存在了6亿年的物种,海参的生命能量可谓不可估量。它具有的再生能力、抗严寒、耐缺氧、排脏、感应和自溶等种种奇异的生命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被称为“近乎完美的食品”。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带来了海参养殖业的急剧扩张,使海参成为继藻、贝、虾、鱼之后的水产养殖热潮。近年来,着眼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威海加快海珍品养殖步伐,把刺参养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拉动海洋渔业经济上台阶的突破口来抓,使刺参养殖业迅速崛起。
“威海刺参”这张耀眼的城市新名片,得益于这片蔚蓝纯净的大海。威海的海域环境处于环太平洋水下隐性火山活动较频地段。因此,海域中火山岩土十分丰富,再加上独特的海湾气候,特别是威海的空气纯净度指标一直位居全国之首,使该地段海域的海水水质十分纯净,海藻及水下微生物特别丰富,非常适合海洋生物的生长。正是由于威海海域的唯一性,威海刺参便具备了众多神奇的食补、食疗特点,使得威海刺参尤为珍贵。威海刺参出自北纬37°的天然野生海域,绝佳的海参生长宝地,丰富的纯天然海藻,为海参的繁育和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活性生物饵料,“原生态好品质”的海参特性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健脑、益智、长寿,海参又被称为“生命保鲜剂”。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海参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无胆固醇的营养食品。因海参营养丰富,中华民族的先人食用海参滋补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养生文化还是饮食文化,都有丰厚的积累。社会发展到今天,海参已经从昔日王公的宴席,飞到寻常百姓的饭桌,在很多地方甚至是“无参不宴”了。食用时宜海参炖冰糖、虾米烧海参、葱烧海参、海参羹、扒三鲜海参等。
此外,品质最好的海参,体肥实满,个大体重,肉刺挺拔粗壮,体表无残痕,刀口向外翻,刀口处还要肉质紧厚,从这些特征可看出海参的新鲜程度。文/冷凝